|孙绍荣:一个学术的“门外人”-山东英才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今天是: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动态>> 正文

通识人谈科研|孙绍荣:一个学术的“门外人”

发布日期:2024-03-27 作者:孙绍荣 来源: 通识教育学院 点击:

孙绍荣:教授,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通识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艺术重点课题2项,校级课题5项,出版文学研究专著1部,获校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发表文学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5篇。

感谢学院的邀请,有机会和广大青年老师谈谈科研那些事。

虽然题为科研经验分享,但我诚惶诚恐、压力山大,生怕自己的粗浅之谈配不上“经验”二字。我虽做过一些课题、也发表过一些文章,但在科研这条漫漫长路上,还是“门外汉”,就谈谈我踩过的坑、受过的苦吧,希望大家少走弯路。

所谓学术研究,基于文献的科学论证。很惭愧,我至今没有跨越学术的门槛,其一是学术训练的缺失;其二是学术话语的无力。在我看来,除了抱有研究的热忱,必须得接受严格系统的学术训练,才算是摸到了学术的门槛。面对着时代的碎片化,信息的视觉化,深度阅读锐减,学术训练的缺失之下,我越来越提不出问题。而学术话语,是基于逻辑的表达,它不用于日常语言,文学语言和新闻语言。需要我们大量的阅读文献、占有文献,才能有逻辑的输出学术话语,“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学术训练的缺失必然导致学术话语的理词穷。

我们正处于数字化教育改革的浪口,聚焦学科本身,以项目促进学术训练,带动学术话语的输出,似乎是我们必经之路。我是学中文出身,尽管中文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是边缘学科,能做的还是立足于熟悉的学科,结合当下的数字化变革,一点点开僵破土,扩展自己的学术版图。在信息过载的当下,我们从不缺乏“干货”,怎么写课题,做项目,网上有大把的资料与培训供大家耙疏,前提是我们有热忱,肯下力,勇担当。胡适先生有言,说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欣以为然也,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的浅显的、感性的认识,难免偏颇、仅供参考。学术之路本就难走,我也只是刚刚起步,以为自己暂时辨明了方向,奉上这一路的心得体会,但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条路上,风景不错却又荆棘密布;这条路上,方法技巧要有却无捷径可走。最后,预祝所有老师申报、研究顺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