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共青团组织引导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工作贡献力量

发布日期:2009-04-01 浏览次数:


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增加稳定因素,也是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3月17日,团中央召开全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在会议上强调,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贯彻落实党中央书记处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团之力推进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也是共青团组织今年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

作为共青团组织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发挥自身优势,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值得每一个共青团人认真思考和行动。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大学毕业生比2005年增长20%左右,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2009年中国有611万大学生毕业。据教育部统计,近两年每5个大学毕业生有1个找不到工作,即今年至少有15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加上2008年尚有100万没找到工作,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极其艰难。

(二)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并且十分复杂的问题,其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国际和国内就业环境的影响。随着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的日益加剧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使得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知识型服务业岗位即所谓的“白领”岗位需求相对不足,对蓝领型岗位却产生了旺盛的需求。同时,一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其次,高校方面的原因。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生源水准降低,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另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高校的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的矛盾。同时,高校的就业和职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对毕业生缺乏就业方面的训练和准备,使他们难以有效地把握就业的时机、策略和技巧。

再次,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第一,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问题。很多大学毕业生总以“天之骄子”自居,以自我为中心,心态浮躁,看不起基层工作、基层单位,自恃过高,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第二,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只是注重自身专业的学习,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与人沟通合作、实际动手实践等多方面的观念和能力。第三,大学毕业生缺乏求职技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目标和目的性,盲目求职,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

二、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大力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

就业创业是民生之本。广大青年是就业创业的主体,就业创业是青年最具体、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共青团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只有紧紧围绕党政工作中心,准确把握共青团和青年特点,着眼于青年成长成才,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引导工作,才能赢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青年的信任。

现阶段,如何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能否吸引和凝聚青年的关键所在。共青团组织只有大力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全社会联动网络,解决好党和政府、社会、广大青年,最关心、最关注、最根本的热点问题,才能永葆共青团的活力和魅力。

(一)从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共青团引导青年的优势与作用

1、联合多个部门,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共青团组织作为联系政府和青年的纽带,要会同人事、教育、财政、税收、工商等多个部门,制定、出台、落实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各部门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各自的权利义务范围内各司其责。如出台完善大学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用人比例中大学毕业生数量,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工商注册、税费征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或减免,制定大学生最低薪酬标准等。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充分发挥青年创业指导中心的功效,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青年创业指导中心作为共青团服务指导青年就业的窗口和有效途径,直接为青年提供信息和服务。因此,要强化青年创业指导中心的作用,健全信息服务网络,优化就业服务。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会同有关部门及单位,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就业信息。加强就业信息预警预测,不断提高服务就业创业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要着眼于就业见习,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可以与部门、企事业单位联手,开展定向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优势,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要搭建就业平台,推动大学生就业。会同教育、劳动、人事等部门,充分利用现有劳动人事市场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定期举办大学毕业生招聘会,主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岗位介绍、职业推荐、就业咨询、就业指导等综合服务。

继续开展好青春创业行动、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等项目的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好山东省青春创业促进会的作用,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推介、专家指导等服务性工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扶持。

3、利用共青团宣传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要联合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面向广大大学生大力宣传党和政府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促进就业创业工作中的典型和模范,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意识,倡导职业不分贵贱、敢于创业是英雄的良好社会风尚,努力营造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引导基层共青团组织以实际行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

基层共青团组织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活力,其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吸纳就业的能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各级基层团组织特别是面向青年的公益性服务机构,要通过“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等媒介,给那些在校大学生、应届毕业生以及毕业后暂时没有就业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时间不等、有利于锻炼综合能力的见习岗位,让他们在走入社会前得到全面的历练。

同时,有条件的基层团组织要优先录用、聘用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员工队伍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大学生毕业生提供积累工作经验的平台,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山东省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共青团山东省委直属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自1998年成立以来,每年面向社会应届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聘录用工作人员。十年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见习和工作岗位。与此同时,也正是有了大学毕业生的加盟,活动中心成为一支朝气蓬勃、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先后两次被共青团中央等十部委授予“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优秀团队奖”,真正实现了大学生就业和自身事业发展的互利双赢。

(三)大学毕业生自己要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也不能坐待国家、政府的帮扶,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首先,要提前做好职业定位。良好的职业定位和持续的努力是成功就业的关键。一个良好的职业定位一般要考虑到行业前景、个人技能、兴趣爱好、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五个方面。职业定位最好在大二、大三就开始,这个时期要有意识的多留心一些招聘信息,看看哪些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途?这些行业有哪些职位需求?这些职位都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技能?以便自己提前做好准备。

其次,要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要对自己与对环境有一个恰当的判断,不要过分计较薪酬待遇、工作环境,摒弃对农村、对基层、对民营企业等的偏见,而是选择真正能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岗位。同时,在就业时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对口,也可找与自身所学专业相近的岗位就业。

再次,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实力。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知识,还要学好其他操作技能。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学好做人处事,注意言谈举止,努力培养自身素质。也可在毕业后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认证考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就业渠道。

总之,大力促进广大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引导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是共青团组织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只有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共青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的职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