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政策
招生政策

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下篇)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6-04-25 点击数:

特邀嘉宾: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 蒋敦杰

采访人:《中国教育报》记者 于建坤

技术课:以小权重进入高考

记者:高考如何对待技术领域的两门课程,是网友争论最激烈的。海南高考新方案是将这两门课程列入基础会考,你能谈谈对这种设置的看法吗?

蒋敦杰:高中新课程在结构上有两大特点:一是以课程领域的完整和模块的必修保证了课程基础性和均衡性,又以科目和模块的多样和选学增加了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二是高中新课程兼顾了认知类学习课程和体验性学习课程。这两类学习活动应该寓于所有的课程科目之中,但不同课程科目对认知学习和体验学习总是有着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粗分起来,语文、数学、英语等偏重于认知学习,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偏重体验性学习,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和技术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高考纸笔考试,对检测认知学习水平有优势,体验性学习水平却难以通过纸笔考试检测出来。因此,体育、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特殊专业外,一般不列入纸笔考试的范围。

海南高考新方案将技术领域的两门课程列入考试科目,是因为技术课程在学习特性上类似于物理、化学、生物,有相当一部分技术素养可以通过纸笔考试进行检测。海南高考新方案在反复考虑对立两方面意见的基础上,采取小权重进入的方式处理技术课程,我认为是积极稳妥的。“进入”是对这门课程需要纸笔测试的肯定,小权重是因为这门课程在考试命题(包括经验和队伍)、教学内容、方式和教学普及都还有待成熟。虽然技术课程的专家和教师,在课程的理论和文本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一年来,海南省技术课程的开课率很高,技术课程的教学教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一门课程的发展是需要过程的,对技术课程的轻视忽略和急于求成,结果都一样:只能造成不良结果,并糟蹋这门课程。我认为,什么东西能与高考挂钩,取决于我们希望挂钩东西的成熟程度。因此,高考改革的力度,也有赖于课程改革推进的力度。技术课程应该是随着这门课程的成熟和完善,而提高其在高考中的权重。

选修模块:超量给题 限量做题

记者:高中新课程方案的亮点之一,是课程结构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设置选修模块突出了高中阶段学习的选择性和多样化,改变了过去“一刀切”的千人一面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在2007年高考中,是怎样体现选修模块的选择性和多样化呢?

蒋敦杰:“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是人们一般的观念。进入高中新课程实施后的新课程高考,应该努力践行“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因此,海南高考新方案在考试科目设置、试题命制等方面要体现新课程目标,完全是一次崭新的探索。

3+3科目的考试范围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模块和选修I的部分选修模块。同科考试试卷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两类试题。必修模块是考生必做的。选修模块怎么办?选修I有100多个模块,这些模块不是所有学校都要开设的,不同学校对选修模块的开设、甚至同一学校学生对模块的选修都不一样。海南高考新方案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办法,就是高中新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在高考中的体现和反映。所谓“超量给题,限量做题”就是试卷提供的考题要对应和满足学校和学生对课程选修模块的不同选择。其间有个量的合理控制,那就是,试卷既要按照选修模块开设的最低要求提供满卷分数的题目,也给选修模块开设多的学校和不同模块学习的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余地。

综合素质评定:高招必备材料和重要参考

记者: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方案的另一亮点,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这一特色如何在2007年高考中体现?

蒋敦杰:海南高考新方案明确规定,为全面反映普通高中毕业生发展状况,应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要抓住学生基础性素质表现的主要活动领域,与相关课程的评价结合起来。国家各门课程完成规定学分是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要求,全省各高中学校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的电子档案。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过程与结果,是学生报考高校的必备材料和重要参考。

对此,海南省教育厅将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和结果呈现形式制定实施细则和评价工具,并要求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应依照省里制定的细则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记者:我注意到在你的表述中,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档案,一是考生报考高校的必备材料,二是高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也就是说,没有这些材料,连报名资格也没有,这些材料还作为高校录取与否的重要参考。众所周知,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特点是过程性评价和体验性强,不能用一次性笔试解决问题,怎样操作并保证其真实、不弄虚作假呢?

蒋敦杰: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有全面发展的评价;没有全面发展的评价,最终也不会有全面发展的教育。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必须坚定不移,但由于综合素质的恒常性、内隐性和表征多样性等特点,使得综合素质评价和评价结果在高考中的使用都非常困难。恒常的表现,要求看日常,看过程,不能看学生表现的最佳状态。内隐性使学生许多好的素质一时难以衡量。表征多样,使衡量的标准不好把握。因此,综合素质如何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运用要十分审慎。这种审慎在海南高考新方案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仅作为高考报名的准入条件,没有与高考硬挂钩。第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技术尝试从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方面是抓住学生基础性素质表现的主要活动领域,与相关课程的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课程化,课程目标素质化探索,使综合素质评价在课程学习中得到同步落实,并同时强化课程特别是偏重体验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另一方面是探索用技术改造和支持综合素质和体验性课程的评价。以解决评价的复杂性、过程性、可信性和全员性问题。就拿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吧,要评价学生体验性学习的过程,工作量的确很大,很难做。

建构式评价:将过程评价纳入高招

记者:综合素质评定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过程性评价和体验性强,如何对这门课程实行全程、全员和全面的评价和管理?

蒋敦杰:我们是通过建立“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对这门课程实行全程、全员和全面的建构式评价和管理。具体做法是:每学期各高中学校要将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计划(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计划),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各环节的材料,包括研究性学习的选定课题、课题研究计划、课题实施记录、研究性学习评价、课题总结、成果展示交流等全套材料,与课程学习活动同步,及时传送到“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站。网站将对各校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建立电子档案,作为课程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证材料。因为网络信息传递的便捷和跨时空交流的特点,为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每个环节的评价提供了条件,同时使综合实践课程的全覆盖无遗漏管理具有现实可能性。

通过网络不仅对课程各方面实施能够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的评价,还可以完全留下即时评价的记录。学生体验性学习活动的记录,公开透明地置于互联网上,不仅活动的日期、时间不可更改,而且活动情况和材料的真实性得到最大范围的监督。

总之,对高考改革,我们不可能奢望“要做就做得很完美”,这是因为高考改革的高利害关系和涉及的因素太复杂,任何一条改革的举措都必须十分稳妥。为了搞好这项改革,海南省教育厅主张并采取多种方式开放参与,向广大关心海南高考的人们广泛征求意见。改革方案已经十易其稿,每一稿都产生于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众多的意见中并没有成熟完美的高考设计,这本身也说明,成功的高考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科学需要耐心,也需要宽容,高考这个因素复杂,具有高利害关系的改革,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唯其如此,我们只能选择“有价值的事情,不那么完美也应该去做”。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努力实践中,不断地深化认识,转变观念,探索方法,创造成熟改革的条件。

【相关链接】 海南2007年高考考试模式(送审稿)

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全省统一考试。

2.普通高校招生分为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和艺术类共四个报考类别。报考类别由学生自主选择。

3.考试科目设置:3+3+基础会考。

文史类3+3科目组合:语文、数学(文)、外语(加听力)、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3+3科目组合:语文、数学(理)、外语(加听力)、物理、化学、生物;基础会考是高中毕业水平考试。文科类基础会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理科类基础会考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依据课程标准,数学文科与理科考试范围不同。体育类考试科目组合:为理工类考试科目组合,再加考相关术科。

艺术类考试科目组合:为文史类考试科目组合,再加考相关术科。

4.考试时间和分值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值150分;数学分文科和理科试卷,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满分值150分;英语纸笔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听力测试20分钟,分值30分,全场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值150分。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满分值均为100分。

基础会考分两场考试:物理、化学、生物(或政治、历史、地理)合卷,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值为300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100分。

3+3科目的考试成绩按卷面实际获得成绩计入录取成绩总分,基础会考成绩按卷面实际获得成绩的10%计入录取成绩总分。

基础会考成绩,一次考试两年有效。2007年非应届毕业生的考生可参加当年举行的基础会考,会考成绩按规定比例计入考生当年录取成绩总分。

体育、音乐和美术的术科考试时间和计分另文确定。

5.考试日期

3+3考试科目的考试日期为国家规定的高考时间。基础会考安排在高二学年结束时举行,考试日期紧接当年高考日期。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下一条:聚焦考证热 哪些证书值得大学生关注

Baidu
map